廉政文化

清风之旅

当前位置:廉政文化 > 清风之旅  
追寻先辈足迹,聆听家风故事,感悟初心使命

  

      今天的清风之旅,走进庆丰镇,寻访烈士足迹,聆听家风故事,感悟初心使命。

  乔冠华故居


  乔冠华,早年留学德国,获哲学博士学位。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从事新闻工作,撰写国际评论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外交部部长等职。1976年后,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

  乔冠华是新中国杰出的外交人才与领导人,在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故居位于庆丰镇东乔村,四合院为晚清建筑,主屋四间,中有小阁楼,是乔冠华青少年时期的卧室,楼下辟有陈列室,展出乔冠华生平事迹图片、手稿、办公用品等珍贵资料,1988年重新修缮。2001年公布为盐城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乔家是当地典型的农家书香门第,乔冠华父亲乔宗恒知书达礼,教子苛严。幼时的家训、文化的浸染,给乔冠华一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次,父亲让乔冠华作诗明志;他稍作思考,一首七绝便脱口而出。并故意放慢语速抑扬顿挫地说,天下文章李——杜——乔。父亲听闻立即谆谆告诫,志向远大固然可喜,但切不可狂妄自大。

  家风家训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被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也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石。


华中鲁艺抗日殉难烈士陵园

  1941 年 1 月 25 日,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以后,许多杰出的文化人士和进步青年纷纷向盐城聚拢,于是一所新型的艺术学院——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华中鲁艺)在盐城诞生。同年 6 月,日伪军集中兵力向盐阜地区“扫荡”,军部随即组织反“扫荡”斗争,并开始撤退一些非战斗单位。7月 23 日,军部决定将华中鲁艺师生分成两个队撤退。二队当晚取道建湖北秦庄,向盐城西南的楼王庄转移。午夜时分,二队师生在北秦庄遭遇 200 多日伪军偷袭。面对猝不及防的危急情势,二队师生毫无惧色,同敌人展开了殊死战斗。遭遇战中,著名作家丘东平、剧作家许晴以及同行的新安旅行团负责人张平、张杰等 30 多人壮烈牺牲。此役史称“北秦庄遭遇战”。

  在当年北秦庄遭遇战发生的地方,屹立着一块13米高的华中鲁艺殉难烈士纪念碑。傲骨忠魂,浩然之气,滋养着建湖的土地,成为这座城市值得永远铭记的丰碑。

  纪念碑西侧,建有烈士资料陈列馆。每一张图片都是鲜活的历史,每一件文字记录都是一本生动的教材,同志们或聆听讲解,或深入研读,或驻足凝想,在体会和感知中涵养精神品格、积蓄奋斗力量。

  陈列馆内还设置了廉政文化版块,教育引导后人廉以立身,俭以养德。



  战地黄花分外香,革命教育意深长。希冀通过本次清风之旅,激发党员干部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和发扬“铁军”精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共建湖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建湖县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6229号  苏公网安备3209252020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