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大足:推行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制度
重庆市大足区纪委监委实施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制度,要求党员干部主动公开亲属享受惠民资金(项目)情况,并将其信息录入相关管理系统进行自动比对。
2.海南:明确巡视整改评价审核标准 集体会诊提升整改质效
海南省巡视办指导意见,将反馈问题分为具体性问题、普遍性问题、反复性问题三类,并按照完成整改、正在整改和未整改三种标准进行评价。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和巡视机构构成评价机制进行集体会诊,确保巡视整改落实到位。
3.贵州:建立警示教育“同类通报、同级通报”机制
贵州省健全完善“同类通报、同级通报”工作机制,对查处的乡镇一级干部问题,在全县乡镇通报,对查处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问题,在全县村一级通报,充分发挥案件通报的警示震慑作用。
4.山东新泰:建立纪检监察建议书闭环管理模式
山东省新泰市纪委监委出台办法,建立“发出建议—督察整改—形成报告—跟踪问效”的闭环式管理模式,并将纪检监察建议落实情况纳入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和述责述廉的重要内容,推动建议书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重庆市大足区
推行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制度
“社区书记陈虎的岳父蒋友光得到30元服务群众专项资金、综合服务专干杨明的婆婆李寿德享受170元困难家庭补助……这些都是该得的,我们心服口服。”3月11日,棠香街道水峰社区公示栏前,几位群众正在查看刚刚更新的水峰社区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示表。
“以前有老百姓怀疑我们把好处给了亲朋好友。这个表公示出来后,打消了他们的疑虑,也还了我们的清白。”社区干部陈虎对因公示带来的改变深有感触。
这是重庆市大足区探索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制度的缩影。
此前,大足区纪委监委专门针对党员干部利用职权优亲厚友开展专题调研,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扶贫民生、征地拆迁、证照办理、执法监管等领域,个别党员干部利用政策信息公开不够、群众知晓率不高等制度漏洞,搞暗箱操作、以权谋私、优亲厚友等“小动作”,在群众中影响十分恶劣。后来在重庆市纪委监委的指导和帮助下,大足区纪委监委探索实施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制度,要求党员干部主动公开亲属享受惠民资金(项目)的情况,斩断以权谋私、优亲厚友的利益链条。
纳入实施单位的党员干部,首先必须主动向组织报告自己的父母、子女等具有法定扶养或赡养关系亲属的基本信息、本人及亲属享受惠民资金(项目)的情况,如有变动要适时动态报告。区纪委监委则将这些信息录入“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信息管理系统”,督促实施单位分别建立相应数据库。
系统能实现自动比对,只要把新增的惠民资金(项目)受益人数据导入系统,就能马上比对出这个人是否涉权。此前龙滩子街道太平社区综合服务专干高某被给予诫勉谈话,就是因为她给儿子违规申报贫困学生生活补助,被系统比对了出来。
任何一项惠民资金(项目)实施前都必须先录入受益人数据。“凡是没有经过比对、核查、公示的惠民资金(项目),都不能审批或实施。”大足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谢国超说。此外,大足区纪委监委和各镇街纪(工)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每年按照分别不低于10%和30%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查。
截至目前,纳入实施的30个区级部门、27个镇街和309个村(社区)共计6817名党员干部报告亲属信息7.9万条,有效监督惠民资金(项目)3557项。党员干部主动说清亲属违规享受并退出涉权事项54个,取消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扶贫、移民后扶、困难群众慰问救助对象等784人次;查处党员干部亲属涉权问题93件139人、处理党组织4个,其中党纪政务处分32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
“涉权事项公开,将党员干部的权力置于阳光之下,同时规范了党员干部的履职行为,让党员干部既‘不敢腐’,也‘不能腐’;结合案件开展的纪律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打消了党员干部的腐败念头,促使其‘不想腐’的思想逐步形成。”大足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朱福荣说。(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海南明确巡视整改评价审核标准
集体会诊提升整改质效
3月11日上午,在海南省海口市秀英港码头,陈先生接受完体温检测,并查验身份证、健康申明卡、通行单后,被给予放行。谈及此次过海体验,陈先生连声称赞,“真的太方便了,这次我通过手机买票,避免了窗口排队购票可能带来的接触感染,验票也是无接触智能读取,比之前快捷多了。”
在往年,过海船票难买、港口拥堵不堪、通航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去年4月至6月,七届海南省委第五轮巡视派出9个巡视组对16个省直单位党组(党委)开展常规巡视。在巡视反馈中,省交通运输厅被要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过海难、过海慢”问题进行整改。
“整改方案不够具体细致,部分问题整改的阶段性目标和完成时限尚未明确……”去年8月13日,在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召开的研究巡视整改方案的专题会议上,该省纪委监委驻省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对整改方案进行“诊断”,指出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为确保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到位,该纪检监察组坚持主动监督、靠前监督,将监督检查贯穿于巡视整改工作始终。除了严格把关巡视整改方案,该纪检监察组还成立专项检查组,对省交通运输厅巡视整改落实情况一一进行核实,而这一举措源于海南省委巡视办在此轮巡视整改工作中印发的一份文件。
为规范巡视整改评价审核工作,实事求是掌握巡视整改完成情况,海南省委巡视办印发了《关于规范巡视整改评价审核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对巡视反馈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将反馈问题分为具体性问题、普遍性问题、反复性问题三类。在此基础上,对每一类问题按照完成整改、正在整改和未整改三种标准进行评价。在对具体性问题进行评价时,按照是否案结事了和是否见人见事、责任到人的要求对整改进展情况进行评判。此外,该《意见》还分别明确了履行评价和审核工作的职责部门,确保评价审核工作的客观公正。
“《意见》的出台,使得巡视整改评价审核工作和评价标准有了依据,相关工作更加规范,巡视整改监督工作的可操作性也更强。”海南省委巡视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要求,被巡视党组织在上报整改进展情况前必须开展评价工作,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和巡视机构共同构成三方评价机制,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和评价标准,对被巡视党组织的自评结论进行审核,集体会诊巡视发现的“病症”,把关巡视开出的“药方”,以确保巡视整改落实情况的真实性。
有了科学的问题分类和相对应的评价标准,纪检监察机关、巡视机构对整改工作进行监督时就有了基本遵循。根据职责分工,驻省交通运输厅纪检监察组共对巡视反馈的36个问题108项整改任务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审核,截至目前,省交通运输厅共整改落实94项,正在整改14项。
“上线琼州海峡联网售票服务信息系统,实现网上定船舶、定码头、定班期;协调琼粤两省大幅压缩装船配载时间至1.5小时……”如今,“过海难、过海慢”问题已经得到明显改善,群众过海更加方便,通航效率也得到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七届海南省委第五轮巡视的16个单位党组织陆续向社会公布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第五轮巡视反馈的问题已整改落实787项,整改落实率达73.4%。(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贵州省
建立警示教育“同类通报、同级通报”机制
(原题为:村组干部案例在群众“家门口”通报)
“我想向组织说明问题,希望组织能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近日,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召开“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大会,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参加会议。在听完金源社区龙泉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文明骗取国家征地补偿资金问题的通报后,金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兴福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最终向组织如实交代了自己类似的问题。
今年以来,贵州省聚焦“护民生、促脱贫”主题,在重拳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同时,把强化警示教育作为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重要环节,健全完善“同类通报、同级通报”工作机制,对查处的乡镇一级干部问题,在全县乡镇通报,对查处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问题,在全县村一级通报,充分发挥案件通报的警示震慑作用。
“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让我们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在全省开展的扶贫领域警示教育进乡镇活动中,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让前来参观的基层党员干部深受教育。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利用被查处的扶贫领域典型案例,通过举办扶贫领域警示教育展、开展警示教育进乡镇等活动,将案例通报带到群众“家门口”,既警示教育基层党员干部,又让群众广泛知晓,主动参与监督。同时,通过组织开展“一案一整改”工作、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报相关案情、督促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等方式深挖问题根源,为党员干部敲警钟、明底线。截至目前,全省已针对400余个扶贫领域典型案例开展了“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用好典型案例,分层分类分责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的典型案例教育身边人,同时持续深化‘一案一整改’工作,达到查办一个案件、整改一类问题、规范一批行为、健全一套制度的目的。”贵州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山东省新泰市
建立纪检监察建议书闭环管理模式
“近期在监察监督、案件调查中发现,有的企业职工通过伪造档案违规办理特岗退休问题,反映出你单位存在职工档案管理、退休审批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建议加强和改进职工档案管理工作,强化审批监管,建章立制,治本控源,堵塞漏洞……”日前,新泰市监委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出监察建议书,指出其工作中的问题和短板,提出工作建议,督促抓好整改。
近年来,新泰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制定下发了《新泰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建议书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将推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完善制度作为提出建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发出建议—督察整改—形成报告—跟踪问效”的闭环式管理模式,坚持谁发出、谁督察,并将纪检监察建议落实情况纳入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和述责述廉的重要内容,推动建议书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努力起到“发出一份建议,解决一批问题,完善一批制度,杜绝问题反弹”的效果。
“收到《新泰市监察委员会监察建议书》后,局党组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正视存在的问题,积极采纳市监委提出的建议,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全面抓好整改落实……”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向市监委提交的报告中,详细报告了落实监察建议书的情况。
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接到监察建议书的同时,负责监督的新泰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八纪检监察组同样收到一份监察建议书的副本。派驻第八纪检监察组及时跟进,协调联动,密切配合,深入责任单位督察开展整改工作。“我们带着问题和建议进驻人社局,协助市人社局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指导完善《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制度》和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推动工作规范高效运行。”派驻第八纪检监察组组长张际柏介绍说,“整改结束后,我们还将持续关注,常态化跟踪问效,坚决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2019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委先后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和监察建议书27份,已收到整改专题报告25份,共涉及20个部门单位,提出相关建议40余条,督促落实整改措施63项,制定完善相关制度13项,真正让纪检监察建议书长出“利齿”、直击痛处、直达病根,切实发挥由点及面、举一反三的综合监督作用。(来源: 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