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有力推动全域土地治理,增加集体土地资源,带民增收致富,高作镇纪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以土地资源专项核查为契机,梳理土地资源低价发包、复垦土地和渗溢面积无收益、种植大户拖欠土地流转金等问题,积极推动土地发包规范化、复垦土地、渗溢土地有收益,不断增加集体经济积累,提高群众收入。
收集资料台账,摸查耕地底数。镇实施全域土地治理工作以来,通过农房改善拆除复垦宅基地,沟坎河道平整,低效闲散田整治梳理,集体土地得到显著增加,但是村级土地发包收益甚微。镇纪委发挥监督职能,制定核查方案,要求村居先自查耕地资源并形成自查报告,再按照要求整理土地资源发包合同汇总表、发包土地流转金收支表、复垦土地和渗溢面积收入等资料台账,通过比对上报资料中承包合同耕地面积与流转金收支,合同面积与惠农补贴面积,核查夯实村居土地资源底数。
实地走访测量,综合分析问题。针对上报材料中发现的低价合同、合同面积与流转金收入不符、复垦渗溢面积收入低的问题,镇纪委联合农经部门,对照问题合同、复垦田块、渗溢面积少的区域,深入村居,到田间地头,用测量仪实地测查土地面积,核对发包面积与合同面积是否一致,实地查看低价合同中的低效田是否属实。对于村居拆除复垦后,复垦土地无收益的,核查复垦土地种植情况,结合承包农户领取农业补贴情况,核查复垦土地流转金收益情况,确保集体土地收益不流失。
建立问题清单,推动整改落实。针对上报土地资源信息、相关发包台账资料,结合实地走访查看,实地测量,综合分析各村居存在的低价合同、承包种植面积大于合同面积、复垦土地拖欠流转金等问题,逐一核实问题线索,建立问题清单。按照从严从实要求,对于核查发现的问题,据实上报,积极推动土地资源核查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深挖问题产生根源,完善制度规定,建立防范杜绝问题发生的长效机制。
通过核查土地资源,帮助村居盘清家底,推动农经部门强化土地发包监管,进一步规范村级三资管理。下一步,镇纪委将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执纪监督作用,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坚持把促进乡村振兴发展、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作为强化政治监督考核的重要内容,牢牢守护耕地保护“红线”,严肃查处土地资源发包中的虚报冒领、优亲厚友、权钱交易、贪污腐败等行为,推动基层村居党员干部积极规范履职,督促干部转作风提效能,为高作镇走出全域土地综合治理乡村振兴新路径保驾护航。